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一、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以适应甘肃地方和西北地区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素质养成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核要求为基准,以企业、社会评价为标准,全面构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工作领域内的项目为载体,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平衡发展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与内容
(一)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面向智能建筑行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楼宇智能化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及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1.主要就业岗位
(1)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与设计
(2)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维护与保养
2.次要就业岗位
(1)楼宇智能化系统产品销售与服务
(2)楼宇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监理
(二)专业招生规模
从社会需求及同类院校招生的情况来看,本专业的招生规模控制在每年1个班50人为宜。
(三)人才培养模式
1.“411”三阶段培养模式
2.工学交替模式
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
(四)教学团队建设
1.建设目标
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课程体系,在今后1-3年时间内,引进2名本科或硕士研究生,企业引进1名中高级人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1。
2.建设内容
(1)一年内引进2名本科或硕士研究生。
(2)3年内引进1位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中、高级工程师。
(3)做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工作。按照学院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要求,明确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创造人才成长的最好条件。
(4)选拔优秀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进修提高。
(5)教师假期或轮岗到企业挂职锻炼与实习。为双师性教师队伍的建设注入实质性的内容。
(6)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3-5年内,物色、筛选2-3名能担当兼职教师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五)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建设目标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至关重要。在2-3年内,投入300-500万元,完成与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训室建设;在3-5年内,发展6-10家企业作为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2.具体建设规划
(1)校内实训室建设
序号 |
实训基地(室)名称 |
实 训 项 目 |
1 |
管工实训室 |
钢管套丝、连接安装、PVC管加工连接安装、PPR管加工连接安装、管路系统试压、卫生洁具安装 |
2 |
电工实训室 |
导线连接、照明线路安装、灯具安装、电表箱安装、开关及插座开装、电风扇安装、接地电阻测量、电动机检修 |
3 |
电气控制实训室 |
可进行电动机各种起动及制动控制操作实训 |
4 |
可编程控制实训室 |
PLC编程、PLC控制系统连接 |
5 |
工地配电实训室 |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元器件的选择、安装及故障排除 |
6 |
综合布线实训室 |
水晶头制作、信息插座安装、光纤熔接、光纤、双绞线线路安装、线路测试、局域网组建 |
7 |
建筑智能化实训室 |
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的操作调试,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信号线路安装、传感器安装调试、传送设备器件安装调试、控制设备安装调试) |
8 |
消防系统实训室 |
消防报警系统线路安装、器件安装、报警器件编码、调试、验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验收;消防广播系统的安装调试;消防电话系统安装调试 |
9 |
安防系统实训室 |
周边防范系统安装与调试、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门禁与可视对讲系统安装与调试、室内安防系统安装与调试、停车场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10 |
软件实训室 |
电气CAD绘图 |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单位类别 |
需要数量 |
实训内容 |
要求 |
消防工程公司 |
2个 |
学生顶岗实习 |
签订协议,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要求,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半年以上的实训基地 |
建筑设备安装公司 |
2个 |
学生认识实习 |
|
网络工程公司 |
2个 |
学生顶岗实习 |
|
楼宇智能化公司 |
2个 |
学生顶岗实习 |
|
安防工程公司 |
2个 |
学生顶岗实习 |
(六)课程建设
1.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理念先进,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条件优良,课程资源共享。
2.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本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是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根据工作任务制定课程标准,根据工作流程、工作环境等安排学习情境。初步计划本专业中所有核心课程按精品课程的要求来分项目完成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3-5年时间遴选1-2门作为院级精品课程申报。
3.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
在知识的传授过成中,按照以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不同课程性质以及不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演示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实践教学则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等,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真实工作场景和真实工程项目来设计专业实训项目,努力做到一体化教室与实习地点、实训地点一体化,实现工学结合。
(七)校企合作建设
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计划经过3-5年时间在兰州市选取6-10家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对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合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签约企业成为我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学校的要求接受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
2.学校聘请签约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加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会议,担任学生实习、设计的指导教师,来校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或开设专题讲座。
3.签约企业为我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支持。
4.学校在签约企业有需求的时候为其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支持。
5.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参与签约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专题研究。
6.签约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优先考虑我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要求。
(八)教材及教研科研建设
1.教材与多媒体课件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拟对部分课程组织教师编写以项目支撑的校本教材,通过试用、修改、完善后,与正式出版社合作出版;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师都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研科研
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市级、厅级、省级、国家级教研或科研课题,系部为教师完成教研科研工作创造最佳条件。
3.专业论文
鼓励教师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实验室建设与改造等多项工作撰写科技与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力争在3-5年时间内有2—5篇论文刊登在国家核心刊物上。
(九)专业群建设
与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等专业合作,加强相近类型课程的开发与建设。